新竹2020年8月18日 /美通社/ -- 許多香港人興起移民臺灣定居及就業的念頭,期許可以帶來更好的居住環境。根據移民署統計,去年赴臺居留的香港人突破5000人大關,港人赴臺居留定居的趨勢逐漸攀升。「臺北、桃園、新竹」這三個城市討論聲量高,當中「新竹」更是近期的熱議選項。(註1)
近年臺灣通過實驗教育法 移民臺灣教育接軌不用愁
除了就業與生活的問題,許多港人也非常擔心移民臺灣後,孩子的教育接軌與適應的問題,關於這個憂心,其實在2014年臺灣通過「實驗教育三法」後,亦有了相當程度的改善。臺灣「實驗教育三法」讓有理念的教育業者可以在體制外提供非傳統教育認證的學程。舉例來說,新竹縣竹北的「卡爾國際實驗教育」與「約翰國際實驗教育」就有提供G1-G12的課程給嚮往非臺灣傳統教育模式的家長與孩子們,也非常適合香港移民來臺灣的孩子們就讀。
卡爾國際實驗教育每週提供8-16個小時的英文學術課程,高於大多數臺灣公立、私立學校,並搭配許多潛能探索課程,例如程式語言設計、馬術、攀巖、數位音樂、英語配音、3D列印、街舞、高爾夫球,讓學生能夠品學兼顧。今年三月更成為臺灣第一所擁有英國文化協會與Oxford AQA牛津考試院的認證,提供IGCSE與A-Level課程給未來想要出國讀大學的學生。如此課程規劃設計不僅能夠銜接香港的教育,同時還能與世界接軌。
就讀卡爾與約翰學校的學生們不僅有充沛的資源有利於未來國外升學,如果將來想要就讀臺灣本地的大學,亦有很好的配套方案,可以透過預留給實驗教育高中畢業生的「特殊選才管道」進入許多臺灣名校就讀,例如臺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等眾多大學。(註2)
註1:「人口成長第一、全臺最會賺縣市房價只要1字頭」,591房屋交易,2020/06/17 |
註2:特殊選才管道是指例如「清大的拾穗計畫」、「交大的百川計畫」等等。拾穗計畫在2019年提供了60個名額給實驗教育畢業生,百川計畫也錄取了47個實驗教育學生,兩校的名額超過全臺灣大學特殊選才總額1成。 |
實驗教育不同於傳統填鴨式教育 讓孩子適性發展
卡爾國際實驗教育的陳校長來自香港,定居臺灣超過十年,香港人移民臺灣的背景使得他對於香港-臺灣兩地的教育環境有深刻的了解。陳校長表示:「臺灣和香港傳統的教育模式太過於著重考試成績與競爭,學生們下課後又得去補習班待到晚上八、九點,是為了考試而學習的環境,而非真正為了學習而學習。雖然許多家長認知到這一點,但受限於傳統,只好讓孩子繼續過這種填鴨式的學習生活。所幸現在有實驗教育機構打破傳統框架,能夠真正的因材施教,讓孩子們更加適才適性發展!」
正在考慮移民臺灣的香港人不妨考慮以新竹縣市,體驗這個年輕及國際化的城市。
相關資訊
卡爾實驗教育中學:
約翰實驗教育小學:
FB 社團:香港移民臺灣生活大小事:
臺灣新竹科學園區:
臺灣移民署新竹縣服務站: